探索建築是一場沒有終點的追尋,期待我們一起踏上尋找心中理想建築的旅程。

|配置上的細膩

粗獷主義並不是一種冷漠和無情的建築風格,而是一種充滿生命力和創造力的建築風格。它用混凝土這種看似單調和無趣的材料,創造出了豐富和多變的空間效果,它用迷宮般的空間結構,引導人們探索和發現自己和他人,它用藝術中心這種公共建築,促進了人們之間的文化交流和社會聯繫。我認為,這些都是粗獷主義建築師對於人類生活的細膩觀察和關懷。

行前可能心裡有個柯比意花園城市的印象所產生的疑問,是為什麼巴比肯這樣巨大建築複合體是把會有需多人進出的學校、藝文類空間配置在比較核心的內部呢?實地走過大概可以明白這樣的考量。

以這種多機能混合的社區,好像下意識會將公私領域放清楚的區隔開來,商業、藝文、學校等比較浮動會有多陌生訪客前來的機能配置在外部與城市連結,而將住宅較私密固定的機能配置在內部,不讓公與私互相干擾,巴比肯則是反著來打破我的既定印象。

如果真的將住宅配置於內,可能就要面對每天要出門就要走一大段路才能到周邊地鐵或商店,光想到距離我就是會不想出門的那種。藝文空間雖然人流混雜,但來訪的人應該都是因著一種好奇驅使前來,而且偶爾來一次這樣的路程還不會算是太遠,而且有了人從各個面向穿梭到基地中心,就像流動的水流比較不會生苔一樣,不會有陰暗角落空間產生。

不過回頭以台灣的角度來看,肯定很多平台空間會被佔領成各式攤販掛上招牌之類的,讓整體的氛圍再更活絡一些吧!但也有可能陰雨及近乎零度的氣溫真的太冷,以至於廣場上都沒有人,所以才會有這種冷冷的感受吧!

|空間中的細膩

先不提巴比肯區內的學生和前來看表演、展覽的群眾,光住宅大概就有高中低三種密度,這三種密度居住的族區階層喜好應該差異不小,巴比肯是怎麼做到不同族群可以在此和平的一起生活?

在巴比肯看似很混合關係,但其實這區域到另一個區域時都會有一個轉換空間,非常清楚的將不同區域做界定。

1.第一層轉換肯定是進入巴比肯區之前,離地三樓高將所有車子區隔在外寬廣的移動層。除了車子之外我覺得也是把閒雜人等過濾的一個方法。

2.上到三樓平台後的這層平面就分了兩到三個層次,看起來沒有明確區隔,但好像透過了光線明暗在暗示公與私。曬得到太陽淋的到雨的外側,我想是陌生第一次來都會靠在這側,因為除了風景好之外,這裡的光線也能讓你看清楚要往哪邊去。有頂淋不到雨的中間側是比較曖昧的,類似我們的騎樓空間。最核心則是各棟住戶的垂直動線,這裡光線相較之下是較暗的。

3.在不同區域之間移動,不同機能之間則是透過時間空間的變化來達到空間的轉換,經過一條狹長的空橋通道或下降幾個樓層的樓梯。

4.進到家中,有足夠深的陽台應該是最後的一層過濾,過濾了陽光的直射、雨水的潑濺,還有各個角度來的視線。

|粗中有細

沒想到如此之大的量體規模在細節整合是這麼的周全!細節反應了施工的當下以及建築長久使用下設備更換的問題,用一個認真的細部貫穿全部。

|你也想去巴比肯藝術中心 ?

Barbican Centre